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全球时讯:科瑞技术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25 21:25:26

科瑞技术(002957)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以及精密零部件制造业务,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自动化检测设备和自动化装配设备、自动化设备配件、精密零部件,应用于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硬盘、医疗健康等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属行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2.1)”。我国制造业体量庞大,正处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的加速阶段,自动化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凭借定制化产品与技术、响应速度及个性化服务特点,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中国较为发达的行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在移动终端行业,生产制造特别是产品装配和功能检测环节定制化要求较高,且受下游客户的产品升级换代影响,移动终端行业特别是国际领先品牌客户存在持续稳定的定制化设备需求,该行业目前以中国设备供应商为主。2020年以来,全球对于在线办公和教育、居家娱乐的需求,平板产品、笔记本电脑产品的销量出现大幅增长,同时随着近年来国际巨头对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的专注投入,相关硬件方案走向成熟、软件生态逐步完善,AR/VR产品也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会,消费端的应用有望快速推进,具体的行业爆发时间点将取决于国内外各移动终端品牌厂商的产品推进时间。根据IDC统计,2022年全球AR/VR设备出货量880万台,同比下降20.9%,但预计随着宏观经济逐渐回升,2023年全球AR/VR设备出货量有望在未来保持30%以上增速。自动化设备需求也有望受益于行业生态建设加速、技术提升、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迈入高速成长期。

在新能源领域,日本、韩国等海外企业在行业发展早期凭借技术优势,处于锂电设备行业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受国际和国内的鼓励性政策的影响,在国际新能源汽车巨头及国内各大造车新势力引领下,新能源电动汽车应用及技术持续升级,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接受程度在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新能源电池厂商的持续扩产需求,对上游的新能源电池制造设备也出现了大规模的间接需求。近年来,随着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国内新能源电池制造设备企业快速崛起,且在成本、交付及售后服务等各方面表现出较海外企业更强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未来,随着动力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性能方面的不断提升,以及充、换电等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预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保持快速增长,也将带动新能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进一步扩产提速。根据EV Tank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1.6%达到1,082万辆,预计2025年全球销量或将达到2,542万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需求向好,国内新能源电池生产设备企业市场空间广阔。

精密零部件及模具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制造业。随着设备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需求不断提升,为国内精密零部件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在传统的关键零部件领域,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逐步掌握了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体系也在初步的形成。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优秀的零部件企业正在实现国产替代。另外,国外装备行业为缩短交期与成本,纷纷到中国寻求精密零部件供应商。制造业是现代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市场对于高精密和大型零件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与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以及精密零部件制造业务。产品主要包括自动化检测设备和自动化装配设备、自动化设备配件、精密零部件。

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自动化技术在先进制造领域的跨行业应用。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硬盘、医疗等领域或下游行业。公司与各行业领先品牌企业均建立了良好与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公司致力于自动化技术的迭代与创新,为推动智能制造贡献一份力量。

公司持续积累机器视觉与光学、精密传感与测试、运动控制与机器人、软件技术、精密机械设计五大领域的相关技术,形成了高速自动化、精密测控、数字智能互联三大共性技术平台以及与下游行业各类产品相关的专用核心技术平台,能够满足多种复杂自动化系统集成的技术要求,满足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高精度、高速度、信息化、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要求。随着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公司能够为多行业客户提供包括行业专用设备,工厂物流、立库、智能制造信息系统等全流程、系统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二)报告期公司主要产品应用及其行业地位

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定位并专注在非标自动化技术在先进制造领域跨行业的应用与发展,是跨行业的非标自动化设备及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在移动终端业务领域,公司定位于整机检测设备领先供应商;在新能源业务领域,公司定位于新能源锂电制造设备行业中后段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精密零部件业务上,公司定位于成为中高端精密零部件精密机械加工行业的优秀企业。公司在研发技术实力、快速交付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与国内外各行业领先或知名品牌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受到了客户广泛的认可和信赖,也获得了持续的业务机会。

在移动终端领域,公司为品牌客户提供各类摄像头检测设备、摄像头模组检测设备、红外安全检测设备、马达振动检测设备、光感应传感器设备等检测设备,主要应用于移动终端整机及模组的检测,拥有行业内最为完整的整机检测方案,是移动终端行业整机检测设备领先供应商。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摄像头检测和标定技术广泛应用于行业内绝大部分领先品牌客户,代表着行业领先水平。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定位于新能源锂电制造设备行业中后段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行业头部客户的需求,是裸电芯制作、电芯装配段、化成分容设备的领先供应商。公司的叠片、包蓝膜、方铝装配整线、激光焊接、化成分容等生产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技术和性能处于业内领先水平,是相关设备的领先供应商。其中,公司的叠片技术,在叠片效率和对齐精度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的化成分容装备,产品系列丰富,产品质量和技术能力获得行业头部客户的持续认可与好评。

公司的精密零部件及模具产品主要应用于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自动化设备制造,除了部分满足公司内部设备需求,主要对外进行销售。公司产品在下游客户涵盖领域广泛,长期服务包括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计量仪器、医疗、LED、硬盘等领域的国际品牌客户,产品精度、质量及服务广受认可及好评,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其他领域,公司还作为核心设备供应商,为光伏、硬盘、汽车、医疗等下游行业客户提供高精密、高速装配与灌装等自动化解决方案。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业务和客户优势

公司专注于自动化技术在先进制造领域的跨行业应用。自2001年为硬盘行业客户提供精密自动化装配与检测设备以来,始终伴随着中国制造发展和下游客户的自动化需求提升。2007年进入新能源锂电业务,2008年,进入智能手机整机检测业务,2015年后陆续开始为电子烟、汽车、医疗、光伏与物流等多个行业领先品牌客户提供自动化设备与相关服务。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在各下游行业,公司主要客户均是国内外行业领导或知名品牌,其中,移动终端行业,公司为全球市场占有率前10的品牌客户中的 5家提供服务;在新能源行业,公司为全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的 9家提供相关的设备与服务。跨行业发展与大客户战略有效保障了公司整体业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研发及技术优势

公司建立了成熟的研发体系,具有专业的研发条件,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经过二十一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成果与应用经验。公司还引入了 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模式,结合各业务板块及产品特点,构建了相关平台化技术和平台产品,形成了从行业专用技术、共性平台技术、到平台产品以及各行业产品线的多层架构。围绕自动化核心技术需求,公司形成了“高速、高精、高智、高效”四大技术战略指引。通过推动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公司能够为多行业客户提供包括行业专用设备,工厂物流、立库、智能制造信息系统等全流程、系统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移动终端摄像头检测与标定技术、新能源叠片技术均代表了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于2022年通过“深圳市创新型中小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获得 “第七届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高工金球奖2022年度集成标杆企业”“高工锂电产业研究院2022年年度技术”等行业奖项及荣誉。

为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及可持续性,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了研发团队的建设、加大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087人,累计获得专利324项,其中发明专利8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5项,对公司各项主营业务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三)快速响应与运营优势

随着技术的快速变革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具有二十一年跨行业自动化技术应用和丰富项目经验的团队,公司能够快速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各类高效可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具备迅速抓住新行业、新兴领域的能力。同时,公司在与国内外知名客户的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供应链系统,充分利用各分子公司区域布局优势,实施资源协调和分配,能够实现跨地区的大项目协作,高效完成大批量多地产品同时交付。公司也建立了覆盖中国各区域、欧美及东南亚地区的售后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设备预防性维护、操作培训及设备故障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服务。公司遍及全球的运营网络,有力的支持了国内外品牌客户业务在中国及全球的快速发展。

(四)国际化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着眼于全球化布局,重视国际化探索,与国内外客户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合作关系。在国际化管理理念的指引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为了拓展境外市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在香港、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本土化经营有助于公司了解当地市场情况,准确把握客户需求,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目前,公司建立了一支由中国、东南亚、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员工组成的人才队伍,分布于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跨国的人才体系构成了公司多元的企业文化。国际化的管理理念与团队,国际化的业务实施与交付能力构成了公司的国际化优势。2022年,公司加快海外业务布局并组建售后服务团队,以泰国分子公司为基地,加快了菲律宾、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业务拓展,有效的承接了品牌客户的海外产能需求。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公司围绕3+N业务战略开展经营活动,三大战略业务经营情况良好。在移动终端、新能源、精密零部件业务领域的产品开发、业务线拓展、销售规模及利润实现等阶段性目标均达到规划预期。N类业务方面,面对宏观经济下行、行业形态日趋激烈等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公司聚焦优质业务,实行大客户战略,有效提高大客户口袋份额,同时积极强化内部管理并进行外部资源整合,顺利达成年度经营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624.41万元,同比增长50.20%;其中,移动终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7,152.56万元,同比增长1.37%,占营业收入的36.09%;新能源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42,539.78万元,同比增长124.43%,占营业收入的43.91%;精密零部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7,044.90万元,同比增长4.17%,占总体营业收入的8.33%。三大战略业务收入占比合计88.33%。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05.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3.38%。

1、在业务战略落地上,移动终端业务领域积极把握品牌客户业务机会,并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收入利润均符合预期;新能源业务领域订单收入均取得突破,毛利率有所提升;精密零部件业务聚焦高精密领域业务,盈利能力保持稳健;N类业务整合优化初见成效,IGBT功率半导体贴片设备,智慧工厂等业务发展良好。2、在组织管理上,公司通过持续的组织结构优化,重点加强财务管理,在成本管控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三大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比均有所降低。同时,在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及品质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公司通过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并加强与重点战略供应商的深度合作,有效提升供应链效率并降低供应链成本。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3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依旧错综复杂,经济增长或将持续趋缓,各行业的发展均面临冲击。首先,全球移动终端行业受到国际地缘政治、通货膨胀及供应链冲击等多方面影响,整体消费力显著减弱。据统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跌11.7%,为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PC、平板电脑需求相对稳定,特别是AR/VR行业逆势高速发展。据IDC数据,2022年全球AR/VR出货量880万套,相比2018年608万套增长44.73%。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元宇宙产业将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新能源领域,锂电池产业受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拉动,增长迅速。据EVTank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为957.7GWh,同比增长70.3%;储能电池出货量159.3GWh,同比增长140.3%。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全球锂电池企业掀起扩产高潮,未来一段时间,行业或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在精密零部件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制造业,随着设备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特别是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需求不断提升,市场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在三大主营业务方面,移动终端业务坚持针对AR/VR模组及整机测试技术、摄像头模组装配段的组装技术及标定技术的持续研发和投入,深挖整机检测、模组检测、AR/VR、自动化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市场需求,通过模块化、平台模块化运营来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新能源业务将延续战略定位,在大圆柱激光切卷绕体机、超高速叠片技术、高速智能电芯装配线、高速电芯包绝缘膜及外观缺陷自动检测技术与(需补充化成分容新产品或技术方向)等方向上进行攻关。持续聚焦于制芯、电芯及电池结构件装配、化成分容设备和电芯包绝缘膜等细分市场,增强业务竞争力以提升市占率与业务增长。在精密零部件业务上,公司将继续根据内、外部零部件的增长需求,保持资源投入,并加快拓展小批量超高精度零部件加工业务,为客户提供高精密、高质量、高可靠性的智能设备精密零部件产品。在N类业务方面,公司将重点推进半导体贴标技术,光伏行业的智慧物流搬运,仓储及调度系统,医疗行业IVD试剂灌装+封膜,灌装+旋盖工艺的进一步研发,以保持公司在该领域的领先性。同时关注智慧物流,智能工厂,半导体方面的份额提升,同时积极完善智能工厂、智慧物流的能力建设也将关注新兴市场的需求,进行技术储备,为未来持续的业绩增长提供研发支持。为加快国际化布局,公司也将同步提升海外市场的业务功能和占比,吸纳国际品牌客户的海外产能需求。同时持续优化并整合N类培育型业务,聚焦至有明确发展机会的行业或产品。

在财务管理方面,公司坚持基于净现金流、投资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健康指标进行运营规划与管理,不断提高运营效率、资本质量和资产利用率。

在研发方面,公司将在“四高”(高速、高精、高智、高效)技术战略指引下,加强系统集成软件研发,通过技术平台建设、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投入,保持技术竞争力。通过研发管理标准化,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在供应链与资源配置方面,公司将持续追求降本增效,进一步加强与战略供应商的深度合作,推行标准化成本管理,建立智慧中央仓,提升资源的有效规划与运用。

在人力资源与组织发展方面,公司将加快推进管理团队年轻化的目标。基于公司各业务单元发展的阶段的不同,制定差异化薪酬体系。强化结果导向的薪酬激励政策以提升公司领导队伍工作的积极性。

在投资方面,公司将依照战略布局,重点寻找优质资源,补强、提升移动终端和精密零部件业务的市场竞争力。针对国家政策鼓励、技术壁垒高的产业领域,公司将借助产业基金,寻找协同机会。针对投资项目,公司将认真做好投后管理工作,实现投后项目的增值与收益。

为提高公司决策质量,降低决策风险,公司也将进一步提升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在公司管理中的参与程度,发挥指导作用,在公司战略规划与业务方向、人力资源政策、技术研发路径等重大事项决策中,提供专业意见。同时全面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交流,广泛吸纳各方的意见与建议。

(三)报告期经营计划完成情况

2022年,公司继续围绕3+N业务战略开展经营活动,三大主营业务经营情况良好,产品开发、业务线拓展、销售规模及利润实现等阶段性目标均达到规划预期。N类业务面对宏观经济下行、行业形态日趋激烈等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聚焦优质业务,有效提高了大客户口袋份额,同时积极强化内部管理并进行外部资源整合,顺利达成了年度目标。

1、移动终端业务符合预期,AR/VR业务小幅增长

2022年,公司移动终端业务总体达成情况符合预期。移动终端摄像头测试设备为公司的核心收入产品,市场份额在移动终端摄像头测试设备领域继续保持行业前列。公司长期深耕检测设备应用工序及细分领域,持续布局并积累AR/VR相关检测及装备设备品类的技术储备及能力,完善XR测试和标定设备产品线,迭代TOF、VESCEL模组测试设备,取得相关客户订单和认可。2022年,公司在AR/VR产品领域实现销售收入8,600万元。

2、新能源业务加速成长,鼎力智能业绩目标达成

公司的新能源业务定位于锂电制造设备行业中后段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新能源电池行业龙头企业,是裸电芯制作和电芯装配段设备的领先供应商之一。现有核心产品包括:制芯、方铝电芯装配设备、软包/圆柱电芯装配设备。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300750)、ATL新能源、亿纬锂能(300014)、瑞浦能源、蜂巢能源、国轩高科(002074)、中创新航、远景动力、正力新能和科达(002816)利等。2022年,通过自身持续的技术升级、产能提升,成功开发了高速热复合叠片机并获得头部客户批量订单,电池装配整线实现了产品和市场的重大突破,在客户数量、质量、业务占比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有效优化了新能源业务的客户和产品结构,收入也实现了较高幅度的增长。其中,子公司惠州市鼎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良好达成业务目标,实现业绩承诺。

3、精密零部件及夹模具领域加快布局,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在精密零部件业务领域,公司产品定位于中高端精密零部件、夹治具和模具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半导体、消费电子、硬盘、计量仪器仪表、新能源、LED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HW、SEAGATE、MPT、HONEYWELL、ATS、SPEA、ASM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精密零部件对内部设备业务自供产能提升的投入,提高自制零部件比重。并以长期的稳定品质积极争取新客户,拓展大客户口袋份额。2022年,精密零部件及夹模具业务实现收入27,044.90万元,同比增长4.17%。2023年,公司将聚焦小批量超高精度零部件加工业务,继续为客户提供高精密、高质量、高可靠性的智能设备精密零部件产品。

4、N类业务资源整合,优化初见成效

除三大主营业务外,公司对新兴市场和培育型业务也保持关注,并坚持投入研发资源,储备行业机会,培育有持续增长机会的业务线。2022年,公司的IGBT功率半导体的贴片设备顺利实现了国内龙头客户的验收,并获得批量订单。智慧工厂业务也受到了联想、隆基等客户的认可,业务规模实现了突破。

(四)2023年度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将坚持3+N战略,通过业务组合管理稳固三大主营业务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加强公司经营与成本管理、支持主营业务与战略业务的新兴投资活动,优化组织与人力的规划与发展。公司将在保障主营业务增长的同时,也将密切关注新业务发展机会与结构占比、持续提升业务盈利能力、保持收入与利润的稳态。

在业务规划方面,公司将继续稳固三大主营业务占比份额,给予主要的研发投入与支持;继续加强国内大客户拓展及销售能力建设,同时加速海外基地建设与团队搭建,提升海外业务占比。

在运营与成本方面,公司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打造差异化的组织管理模型,持续的提升团队协作与管理效率。同时加大自制产能投入,强化供应链管理体系,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战略与投资方面,公司将延续自我发展和投资并行的战略,积极寻找能够与公司实现产业协同、技术补充的优质资源,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投后项目的管理与融合,尽快完成资源整合,形成公司整体竞争优势。

人力发展与规划方面,公司将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一支能够面向未来、持续成功的领导与员工队伍。

2023年度公司总体经营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32~34亿元,以上目标不代表公司对2023年的盈利预测。全球经济形势、国家政策、行业政策、社会环境、市场需求变化等多方面因素都将对公司业务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五)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环境经济下行的风险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多变,或将导致市场供需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公司订单减少、盈利能力下降等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妥善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布局跨领域业务,分散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及通货膨胀加剧,或将导致包括芯片在内的众多原材料价格波动、交付周期延长。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交付周期的延长会对公司的生产成本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有可能带来公司毛利率水平和利润水平下滑的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内部通过设计与采购、计划与项目管理协作,开展战略供应链管理并对关键原料器件进行管控,妥善制定应对措施。

3、国际业务的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在出口产品、进口原材料时主要以美元结算。汇率波动将对当期利润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人民币出现短期内大幅升值,公司产品出口及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将积极关注汇率变动趋势,通过积极调整外汇策略并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尽可能规避汇兑损失风险。

4、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公司因业务结构发生变化,应收账款增幅较大,且应收账款周期延长。目前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正常,但不排除如果发生重大不利影响因素或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因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而形成坏账的风险,从而对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多维度风险预警体系及应收管理办法,加强风险防范,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