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台:比干在此摘心,演绎忠肝义胆;纣王、妲己在此夜观星象。
古灵山:纣王在此降香。
纣王殿:纣王在此练兵备战。
(资料图)
鹿台阁:纣王登上鹿台投身火中,商朝湮灭。
淇水关:与鹿台阁隔水相望,大将军黄飞虎镇守于此。
纣王墓:书写着纣王功过是非,墓北100米,便是姜王后墓和苏妲己墓。
还有,朝阳山是纣王采暖行宫、清凉庵为纣王避暑行宫、金牛岭是朝歌城防、花窝是纣王的花园、钜桥是纣王的粮仓、草店村因纣王装卸运输粮草而得名……朝阳山——纣王采暖行宫
古灵山——纣王降香处
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纣王练兵处
朝代更迭,历史印记不会磨灭。时代变迁,文化底蕴不会消亡。在这方土地,殷商遗迹众多,遍地是历史,处处有“封神”,那浩如烟海的历史遗存,令人感叹,当真是“豫”见鹤壁,筑梦封神。淇县处处有“朝歌”可以说,朝歌是淇县的最大闪光点。回眸历史,朝歌(淇县)不止一次在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朝歌城是商代最后一个君王商纣王的国都,是周朝最大的诸侯国卫国的都城。
3000多年前,商王武丁将国都迁到了沬邑,是朝歌城的奠基者,商纣王帝辛将沬邑改名为“朝歌”。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故有“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里诸侯朝灵山”。武王伐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兵撤鹿台而亡。
鹿台阁“朝歌”原意为喜迎朝阳、高奏凯歌,是商纣王纪念平定东夷大获全胜而取的名字。朝歌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先秦诸子中。《左传》首先把朝歌同商的都城联系起来。《史记》卫康叔封卫和牧野之战的记载,确证了朝歌作为商朝都城的具体位置,此外,《史记》一书中有18处把朝歌作为地名。楚汉战争时项羽封“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
周灭商后,朝歌是周王朝在东方的军事战略基地,“三监之乱”后,卫康叔又封于此,直至卫顷侯正式建立卫国,定都朝歌。朝歌作为卫国国都,一直到卫熬公被狄人灭国,不得不迁都,卫国衰弱。自武丁大帝到卫懿公,前后600余年,淇河流域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最发达地区,辉煌鼎盛荣极一时。
淇县厚植朝歌文化底蕴斗转星移,刹那千年。今日朝歌,魅力依然。在淇县的大街小巷,经常会与“朝歌”撞个满怀,比如朝歌老街、朝歌门楼、朝歌路、朝歌遗址公园、朝歌主题演绎,广告牌上的朝歌酒楼、朝歌美食,一座朝歌城,散落在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市井烟火。
“封神”是朝歌城中孩童吟唱的歌谣,是爷爷讲的百听不厌的老故事,是朝歌人世代流传、刻在基因里的文化密码。
盛世朝歌今犹在电影《封神三部曲》为全国影迷认识朝歌古城、了解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打开了一扇神秘玄幻的“窗口”。而对于鹤壁来说,当艺术的光影照亮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朝歌表达”便有了灵动鲜活的出口。
“建议《封神第二部》《封神第三部》来鹤壁举办首映礼,这样更有历史意义。”《封神第一部》郑州“溯源”首映礼上,来自鹤壁的嘉宾与导演互动,为家乡的“扬名”激动不已。
朝歌遗址公园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弦歌不断,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今日之朝歌,是真诚的朝歌、热情的朝歌、好客的朝歌、开放的朝歌。当下,鹤壁人民仍在书写“封神”故事。
首映式上,鹤壁向全国票友发出诚挚邀请:看《封神第一部》,免门票游鹤壁A级景区。电影上映期间,鹤壁还举办了封神“淇”妙夜暨首届朝歌封神文化节文旅消费季活动,推出封神之夜嘉年华、封神之旅自驾游等子活动,上演“武士迎宾”“纣王降香”“朝歌盛世”等情景剧,再现“朝歌风云”。
朝歌老街实景演出
鹤壁还推出“封神溯源”主题旅游线路和沉浸式体验活动,营造“盛世朝歌”浓厚氛围,用各项特色活动将“封神”韵味感拉满,让广大游客走进鹤壁,触摸朝歌、寻味封神,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可触可现。
游封神之地,品古都朝歌。鹤壁乘势而上,用创意整合文旅资源、用活动演绎朝歌传奇、用流量书写“封神”故事。
淇水悠悠,最忆是朝歌,视野尽处,是烟火人间,更是壮志未央。电影的热映是天时,透明的历史是地利,鹤壁人民的守护和热情则是人和。朝歌城乘风而起,描绘出一场人与城的双向奔赴、一场天与地的双向奔赴。
本稿图片及视频来源:鹤壁文旅、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张胜旗/摄、鹤壁日报、鹤壁新闻网、鹤壁融媒、淇县文旅等。